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中国飞航事业55周年

发布时间: 2024-06-03     信息来源: 媒体聚焦

  几十年前,北京西郊有一个地方,群山环绕、人迹罕至,被戏称为“北京的西藏”。

  这里就是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诞生地——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第一型岸舰导弹、第一型空舰导弹、第一型超声速飞航导弹、第一型固体多用途反舰导弹、第一型潜射反舰导弹、第一型中程反舰导弹、第一型巡航导弹······一枚枚自主研发的国产导弹在这里问世,书写了中国飞航导弹事业恢弘的历史篇章。

  2016年9月1日,中国飞航事业迎来55周年庆典。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的艰辛,更深切地体会55年中国飞航导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12个字的分量。

  中国飞航导弹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自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的导弹样品以来,中国飞航导弹经历了一个从仿制、改型设计、自行设计到开发新技术的过程,终于走出了一条按型号系统配套,研究、设计、试验和批量生产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956年10月,我国成立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五院的建院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为了争取外援,1957年9月,我国派出了以为团长,、陈赓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要求苏联政府对我国导弹事业给予援助。

  10月15日,中苏签订协定,规定在1961年前,向我国提供四种导弹样品和图纸资料,其中两个型号是飞航反舰导弹——542岸舰导弹和544舰舰导弹。这两型飞航导弹技术的转让,就是我国飞航导弹发展工业所有技术的起点。

  1959年到1960年,随着苏联政府将导弹样品和图纸资料先后运抵我国,苏联还

  根据中央决策,542和544同时仿制。最初是以542为仿制重点,这种导弹采用涡喷发动机,射程可达100千米以上,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544仿制工作并非重点。但实际上,当时我国仿制542的基础十分欠缺,尤其是涡喷发动机和要求比较高的远程驾束制导雷达系统技术更是薄弱。而544结构相对简单,其实更适合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仿制。但考虑到542导弹仿制难度大,主要技术骨干都被集中投入到542的仿制中。

  然而就在两个型号仿制工作全面铺开,集中全国力量全力加工生产之际,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政府单方面废除协议,并于1960年8月撤走专家。这一局势使刚刚起步的仿制工作基本停顿下来。

  与此同时,由于542导弹仿制在苏联专家撤离前已经显示出技术方面的要求高,我国缺乏配套的工业基础,一部分引进的542系统配备部队后,使用维护复杂的问题突出,造成542导弹仿制工作出现停顿,这也是苏联专家撤离后,1961年仿制542岸舰导弹项目彻底下马的主要原因。

  这期间,正值沿海军事斗争局势最为严峻,国家经济也陷入困难恶化局面,所有仿制工作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为扭转这一局面,国防工业迅速调整,一些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项目下马。根据1961年7月北戴河国防工业会议,决定停止仿制542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从中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锻炼技术人员。

  当时中国学习导弹的技术人员很少,参加仿制工作的人员都是从各个技术岗位上抽调来的。最初的研制人员只有主任、副主任和一个设计主管是大学生,没有人懂导弹。组建的雷达班也都是中专生,不管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大家都集中在一起,互教互学。决策层很多主管领导此前也都没见过导弹。就是这样,我国培养起了第一批导弹技术人才。

  除人才短缺外,设计装备也十分匮乏和落后。大部分计算工作都是“飞鱼”牌手摇计算机完成的,仅有的两台美国进口电动计算机则是多个单位共用。

  1963年,随着经济情况好转,544导弹的仿制工作也开始加快进度。1963年10月,成功利用苏联留下的零件组装出了第一枚544导弹模型弹。期间,由于原来544所使用的液体燃料需要大量的粮食进行提炼,考虑到当时我国粮食短缺的真实的情况,仿制型号改为使用煤油作为推进剂,推进系统也做了相应改进,有效射程由原来标注的35千米增至40千米。

  1966年,544导弹进行了陆上和海上飞行试验,这些试验弹的控制设备是采用苏联产品,其它部分则是国内试制,所以称为混合弹,有人调侃为“混弹”。此时,544导弹被正式确定为“上游一号”舰舰导弹,主要装备水面舰艇。

  仿制阶段是我国飞航导弹研制工作的练兵阶段,通过仿制和反设计,掌握了544导弹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技术队伍,突破了材料、技术和设备壁垒,为自行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个冷战期间,中国国防的最大顾虑就是沿海,尤其是1949年至1971年间,沿海海防形势尤为严峻。尽管上游一号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形成作战能力,但该导弹的原型P-15导弹却在实战中显露出严重的技术缺陷,残酷的现实证明上游一号导弹武器系统刚服役即落后。另外当时海军基于海岸防御的考虑,认为岸舰导弹需求强烈。因而在542导弹下马后,国防工业部门开始制定自主发展岸舰导弹的计划。由于之前544导弹的仿制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打下了研制海防导弹的必要基础,国防工业部门提出了将上游一号搬上岸,改型设计成岸舰导弹的研制任务,并将该导弹的型号命名为海鹰一号。

  1965年4月23日,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岸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审定”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就当时国内科研力量和生产条件而言,采用挖潜改进方案是抢时间、争速度研制出大射程导弹的最好途径。

  北京会议后,仅半年时间,科研人员便试制出海鹰一号模型弹。海鹰一号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上游一号基础上,加长弹体以便容纳燃料和氧化剂箱的增程型。无论从外形还是制导模式来看,其基本上均与上游一号相近。但与上游一号不同的是,海鹰一号的弹翼位置做了些调整,不过外观上很难区分。此外,为增加燃料携带量,弹体中部的燃料舱延长了760毫米,同时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有效射程由上游一号的40千米增大至70千米,达到了当初542导弹的标准射程,却比542导弹更可靠。

  1966年12月26日,海鹰一号导弹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试验要求导弹能够飞完最大动力航程,并命中航程上的靶船。在试验过程中,导弹成功完成了巡航飞行,可弹上末制导雷达却没有捕捉到目标,导弹飞完航程掉进海中,试验未达到目的。320厂随即又提供了新的试验弹再次试射。但是通过几次试验发现了问题,即弹上雷达能捕捉到目标的次数与没有捕捉到的次数相近,当时的三院副院长梁守槃推断是弹上末制导雷达处于时好时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而后通过计算改善了弹架协调关系,同时加大了天线回调角,增加了减震措施,最终于1967年,导弹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从1966年首射到1970年,海鹰一号导弹总共试射了25发。1974年8月,海鹰一号正式定型,而在此之前严峻的海防态势,促使在1971年海鹰一号开始投产并装备海军岸防部队,这是我国海军先装备后定型的导弹之一。自此之后,以该型导弹为原型,衍生出包括岸舰、舰舰、空舰导弹在内的庞大的“海鹰”家族。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1964年,我国采取了积极战备的方针,当时我国海上防卫力量薄弱,急需研制能机动作战的岸舰导弹武器系统。

  根据同志的指示和海军提出“新设计的岸舰导弹最好能有100千米左右射程”的要求,1965年初,飞航导弹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岸舰导弹总体论证和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544改型设计的岸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国防科委会和海军经过审查,认为该方案相对先进大胆,但研制周期可能会晚于海鹰一号,于是决定在研制海鹰一号的同时,海鹰二号项目也上马,并提出“要增大射程,弹上成件和地面设备,按照‘两弹通用’原则,尽量向海鹰一号导弹靠拢”的要求。1965年8月,海鹰二号列为国家发展型号,1966年命名为海鹰二号导弹。

  当时飞航导弹研究院刚刚组建,广大员工斗志高昂,把海鹰二号导弹称为“练兵弹”、“起家弹”,并确定了两个主战场——导弹总体设计部和导弹试制总装厂。当时的导弹试制总装厂,刚由一个为空气动力研究所试验工作服务的小厂改造而来,厂房面积小、设备不齐全、人员不配套,特别是工艺技术人员力量薄弱,差距更为突出。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全院上下一边调配人员设计海鹰二号导弹,一边改造总装厂,齐心努力,使各项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导弹总体设计所必需的数据,大部分靠手摇式计算机或计算尺计算,有时也使用进口的“乌拉尔”计算机,但是由于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不仅费工费时,而且经常出错。总体设计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导弹要加大射程一定要解决多装推进剂的问题,设计人员提出采用承力式箱体设计的具体方案,很快解决了增大容积、重量、长度、刚度和力的传递等问题,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大促进了型号研制工作。结构的变更,使得弹体技术跨越了一大步,这项改型设计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总装厂试制样弹也是一场硬仗。在改建转产过程中,不仅自己动手解决工装设备,而且还要组织攻关会战,突破了化学铣切、爆炸成型、箱体焊接等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在1966年8月20日按期拿出了第一发静力试验弹,与海鹰一号样弹拿出时间相差无几。

  1967年9月29日,在首次试验中,第一发海鹰二号导弹发射并准确命中目标。10月27日第二发弹发射时,军委副主席亲临现场观看,这发弹也准确命中目标。翌年秋进行第二次研制飞行试验,又两发两中,从而以四发四中的成绩圆满地结束了研制性飞行试验。在当时研制的三个反舰导弹型号中,海鹰二号研制是最为顺利的,原因不仅是海鹰二号设计人员本身导弹专业技术人员多,同时也是参加上游一号和海鹰一号研制的主力,汲取了这两型导弹研制中的经验教训。

  1969年8月,海鹰二号又进行了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尽管导弹质量上的问题很多,但参试人员既当设计员,又当修理工,日夜奋战,认真查缺补漏,排除了各项故障,使得试验结果取得了五发四中的好成绩。特别是最后两发弹,是由海军岸舰导弹部队用齐射方式发射的,导弹双双命中靶标,这也是海军组建岸舰导弹部队后第一次进行实弹射击。在当日试射的前一刻,由于风浪太大,靶艇上布靶人员撤不下来,指战员心急如焚,为了试验成功,竟请求指挥所同意他们留在靶艇上。正是这些勇于牺牲的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为发展我国海防导弹武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海鹰二号导弹从1965年开始研制到1970年完成定型试验,前后只用了五年时间,累计发射了11发弹,命中10发。与海鹰一号岸舰导弹几乎同时完成定型试验,而且海鹰二号完全满足了海军岸舰导弹的设计目标。海鹰二号导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为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飞航导弹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70年代,中国自行设计了超声速岸舰、空舰导弹和小型、多用途导弹武器系统,这些成果是中国飞航导弹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即自行研制阶段的充分体现。为配合海军防御和抗登陆作战的需要,飞航技术研究院从7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超声速飞航导弹。1970年,我国在海鹰二号导弹研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正式立项研制海鹰三号和鹰击一号两型超声速飞航导弹。

  鉴于当时的国内形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怀着强烈的事业心,依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开辟了鹰击一号空舰导弹和海鹰三号岸舰导弹两个超声速新型号研制工作的战场。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核心问题多,预研基础薄弱,任务仓促上马,致使方案反复较多。

  1970年,鹰击一号机载导弹协作定点、技术协调会议后,导弹研制进展迅速。至1970年年底,完成了一发静力试验弹、两套飞行试验用的驾驶仪、液压系统、电器设备,做出了样弹,CF-07冲压发动机进行了地面调试等工作。一年时间,鹰击一号导弹从方案设想、技术设计就转到试制生产阶段,这是不小的成绩。

  在那动荡的年代,鹰击一号导弹各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出现过多次改动,但在此期间,进行了不少地面试验,逐渐完善了总体和分系统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使鹰击一号导弹具有一定特色。鹰击一号导弹是低空超声速反舰飞航导弹,巡航速度为二倍声速,最大射程为50千米,主动力装置为冲压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海鹰三号和鹰击一号是最早带动中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项目,此前中国冲压发动机技术长期处在空白。鹰击一号导弹使用的CF-08冲压发动机实现了全动力航程、两倍声速和低空稳定平飞,这一事实说明我们国家已掌握了这种加速-巡航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的技术,从而使我国变成全球几个掌握了这一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7年“埃拉特”号事件充分显示了飞航导弹的威力和效能,进一步引起了各国重视,各发达国家多型小型化反舰导弹在此之后陆续开始研制。我国飞航导弹技术在仿制、改型的同时,也正处于转向自行研制阶段,提出了向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超声速和向以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高亚声速方向发展。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小弹的研制方案,并命名为鹰击八号导弹。

  当年,这个中国最早的小型导弹甚至还是个“黑户”,被研究人员亲昵地叫做“小二黑”。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鹰击八号导弹随着海军部队方阵经过,引起了外界的震惊。他们立刻将其与此前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法国“飞鱼”导弹联系在一起。随后,质疑声传来:中国人能自行研制这样的导弹?“这当然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时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中国海防导弹之父”梁守槃院士铿锵作答,“它比法国的‘飞鱼’飞得更远!”

  鹰击八号导弹为高亚声速、超低空掠海飞行、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小型多用途导弹。其所采用的弹上设备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产品。有些设备的研制参考了国外的新技术,但缺乏具体的资料,是我们国家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经过不懈努力摸索出来的。

  导弹要作亚声速超低空飞行,又要保证一定的航程,自然需要一个小推力长时间工作的巡航发动机。当时,飞航导弹研究院没有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队伍,从事这项预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学过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但是,他们拥有献身海防导弹事业的愿望和决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激励着他们,踏上了艰苦的征程。

  他们到处奔走,请教技术,求援资料。没有试车台,工程技术人员就扛着铁锨,在僻静的山沟里挖一个坑,把发动机埋在里面,头部朝下,喷口朝上,拉上导线测试试验数据;没有模具,就用手工剪好隔热材料,一块块拼成;没有专门的推进剂加工场地,所用的非金属粉尘又有毒性,只好趁夜深人静在车间内生产······正是这些困难的条件,展现了开创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段科研经历清晰地记录着他们的光荣业绩。

  1985年9月28日,鹰击八号舰舰导弹研制成功,该型导弹是我国首个在研制中充分试验定型的导弹武器,定型前共研制了三十八发弹,进行了充分的发射试验,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鹰击八号导弹武器的研制,在技术上使中国具备了整套小型飞航导弹的研制经验和配套体系。这使得随后在鹰击八号基础上发展的一系列空地、空舰、岸舰、舰舰和潜舰导弹。用标准的弹体舱段,构成多型导弹序列,对中国海空军导弹武器的发展影响长达三十余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因此,鹰击八号导弹的研制成功无疑是中国飞航导弹发展历史中一个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55年来,中国飞航人正是凭着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与专项生产任务。研制的飞航导弹其射程覆盖远中近程,发射平台包括舰艇、潜艇、飞机、车辆,飞行高度覆盖高中低空,飞行速度涵盖亚声速、超声速,能攻击海上、陆上等多种目标,使我军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再创辉煌。中国飞航人将始终秉承 “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精神,在新的征程中,不辱使命,砥砺前行,铸海空利剑,卫泱泱中华!

  习 创新中国 创新创业 协同创新 产学研 预见2016 新科技革命 基础研究 中国武器 电磁炮 生物 仿生 脑科学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装备采办 抵消战略 水下战 轰炸机 预警机 战斗机 运输机 六代机 能源 电池 云计算 大学排名 博士 导师 凯文凯利 钱学森 黄志澄 许得君 施一公 王喜文 贺飞 李萍 刘锋 王煜全 马斯克 纳米 基金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无人机 俄罗斯 日本 英国 印度 以色列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谷歌 工业4.0 颠覆性技术 3D打印 4D打印 太赫兹 硅谷 石墨烯 北斗 通信 智能制造 军民融合 民参军 激光 智库 商业航天 量子 基因 基因编辑 未来战争 互联网空间战 网络武器 成果转化 超材料 超级计算机 卫星 战略能力办公室 DARPA Gartner MIT技术评论 2016文章全收录 2015文章全收录 2014文章全收录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全球最快的5款空空导弹俄罗斯占了三枚遗憾中国未能上榜

下一篇:飞航导弹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