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展望中国空军的21世纪20年代(三)防空、反导和指挥控制

发布时间: 2024-06-19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前面我们对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战斗机部队在20年代进行了展望。但与美国空军相比,我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防空反导,包括地面的地空导弹部队和负责国土防空的雷达兵部队也是我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我军这个设计要比美国将地空导弹部队和反导系统交给陆军——当然90年代后成立反导局,但仍然主要由陆军主导——要科学合理。当然这也只是看起来如此,事实上在作战层面上,美国从很早就开始建立跨军兵种的联合作战体系,以联合司令部下属空军的方式来参加联合战役,而其空情信息、联合作战,也都是在联合司令部层面上来进行统合。所以从作战层面上来看,美国各大军种在争夺军费上的勾心斗角,并不可能影响到实际的作战指挥——当然,也并非全无影响,例如多年来美国陆军的野战防空能力缺失,一方面是由于陆军自身评估其作战环境中面临的空中威胁并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空军始终对于陆军的短程野战防空系统独立作战心存芥蒂,因为这种作战方式反应时间短,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获得完整空情信息,很容易误伤己方飞机,尤其是那些射程较远,射高较大的中程防空导弹。

  而苏联在这方面则更进一步,成立了专门的防空军统管国土防空任务,防空军不仅有自己的战斗机部队,也管理着一支强大的地空导弹部队,并且建立了能与苏联各军种协同作战的性能优良,高度复杂的自动化防空指挥控制系统。

  我国空军指挥系统近几年的发展是长足的,已能开始帮助其他几个国家建立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立方体”等高性能中远程和远程防空导弹进入陆军序列,事实上苏联陆军在集团军级也建立了自己的防空反导体系,尤其是到了80年代研制S-300V系统后,更是一度拥有了比防空军的S-300P在拦截短程弹道导弹任务上更具优势的导弹系统(S-300V系统能够有效拦截“长矛”短程导弹,对“潘兴2”也有一定拦截能力)。

  不过S-300V除了要依赖自身的雷达系统进行作战,很多的时候也是要与防空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连通,并与其协同作战的。应该说,苏联陆军野战防空能力强化到这样的程度,一种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空中优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苏联陆军在苏联三军中地位最为突出,其他军种必须不惜代价,为陆军完成其核心任务(杀到英吉利海峡)服务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我军而言,由于技术装备水平和总体信息化水平长期落后于世界主流,甚至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时,我军的防空系统技术水平实际上还不如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被美国击溃的那套系统。伊拉克的国土防空指挥控制管理系统是由法国帮助建立,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在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

  不过90年代苏联解体,后来我国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能力和技术在我国也是迅速发展。

  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在防空自动化指挥控制管理系统,空军指挥控制管理系统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关研制单位也已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目前我国的空军指挥控制管理系统大量参考了美俄的相关经验,以战区为主体的联合作战体系建设方面,慢慢的开始向美国看齐,至少是具备了相似的框架和结构。而在未来十年中,在这一方面,我们显然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首先,是现有系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当然就与新的软硬件系统的继续发展,指挥员经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新技术,如大数据、深度学习、AR、VR技术与现有体系的深度融合。

  这可以实现许多目前我们还没想到,或者只有模糊想法的一些新型能力——例如针对时间敏感目标的及时反映,对现存技术难以搜索和发现目标的有效搜索和打击,对敌方行动模式和计划深入研究带来的“预测”能力等等,当然相应的也会出现与敌方类似技术对抗的新手段,例如欺骗深度学习技术的特殊方法等。

  同样还有不那么“科幻”的东西,比如提高基地运作效率,增加更多灵活的基地专用的辅助机械设备工具,改善基地基本的建设水平,扩大空军旗下各个修配厂、所的能力——这对于提高空军的总体作战效能都将有很大的意义,我军此前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对于采购新型战斗机的力度相比,能够说是有点不足的,有很多文宣画面中还能看到为战斗机手动挂弹这一类的画面,这显然是不适应现代化空中战争需要的。

  在这10年中,空警-500的大量装备服役被认为是我军指挥系统赶上世界领先水平的象征

  当然这样一些方面可能军迷们很难深入的了解,笔者也欠缺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讨所需的基础信息,但这个基本的发展趋势是能确定的,也是空军21世纪20年代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次,是目前美国也很看重的,在敌方对我军指挥控制体系做全面对抗和打击条件下,维护体系作战能力的研究。

  这方面,列车长之前翻译了兰德公司2019年为美国空军提供的相关报告,其中对于在亚太地区中国弹道导弹攻击威胁下,如何化整为零,加强机动,调整编制体制,设立更多备份通信指挥手段等等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提出要取消现行的“联队”——中队体制,重新将作战指挥权放到大队手中,将指挥权下放等措施,如果实施,可能是不亚于我军这次编制体制改革的大手笔。

  实际上,如何在敌人的打击下维持我方受损作战体系仍然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问题,我军过去也是有过一些考虑。但是从真实的情况来看, 由于实际的地缘外因,我军的地面机场的防御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通过多层次的防空系统和我军本身的战斗机拦截,可以大幅度降低机场遭到威胁的程度——事实上和美国空军对自身的机场基地体系的安全一直有信心的原因类似,这就是敌人必须先战胜我方强大的防空能力,才能对我军的“作战资源”例如地面的机场、基地、空中的大型特种飞机进行打击。

  隐身飞机的重要任务就是打击敌方的关键节点,但反过来,它自身也是敌方必欲除之后快的目标……

  但近年来,尤其是在歼-20参加的对抗演习中,已能看到我军也面临着传统的防空系统难以应对新型空中威胁的问题。

  这一方面当然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自己的防御策略,对如何对抗隐身空中威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别忘记美国也正在努力研制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按计划2023年其“三军通用高超声速导弹”就要服役,这种导弹射程可达3000公里,具备精确打击能力。总体技术上可能与我军的东风-26导弹常规对地攻击型相似(只是尺寸更小,射程更短)。

  而目前美国陆军正在和DARPA共同开发的还有一种更加小型化的高超声速导弹,这种导弹还可以做到尺寸比我军的东风-17还小,但射程却可打到3000公里水平。这是美国凭借其固体火箭技术优势而设想 的一种新型武器——尽管我们不知道美国的耐热材料等方面的瓶颈会把他们开发出这种武器的时间推延到何时,但如此先进的小型固体火箭,即使不用高超声速飞行技术,就做成弹道导弹,它对我们也有很严重的威胁。

  这类导弹出现后,尽管美国还面临着部署上的一些难题,但其威胁仍然是切实存在的——简单举例而言,以目前芜湖基地的状态,如果遭到敌方高超声速武器或弹道导弹先发制人攻击,那么歼-20战斗机就可能会被摧毁在机场上,这种在空战中近乎无敌的宝贵作战资产,在基地上被摧毁——这是目前美军心中最大的噩梦,而未来如果美军具有了一定的对等报复能力,也一样会成为我军最担心的问题。

  所以,对于我军而言,加强对这种对抗性环境的适应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从编制体制、技术、乃至思想和传统方面,做出新的调整。

  在2017年开始,我国第一种空天防御导弹开始由“地空导弹第一营”装备,并在我国西部地区投入值班。这套系统已能有效防御南亚方向的中程弹道导弹袭击。这让我国变成全球上第三个自主建立并实际部署针对战略导弹的实战反导能力的国家。

  在20年代,我国一方面要继续增强针对这一方向的反导能力,发展多层次,针对一个目标可以多次拦截的反导系统,包括类似“爱国者3MSE”的,新型末端高空反导系统。而“动能”系列导弹也有着逐步发展并成为类似美国GBI导弹的潜力,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具备拦截数千公里外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或低轨道卫星能力,并能日常战备值班的反导导弹系统。

  这样一套系统虽然仍然不大可能具备在核战争中拦截敌方成百上千枚导弹的能力,但是——套用美国研制反导系统的时候的说法,对于“流氓国家”零星的导弹袭击和防止“意外核战争”将具有它的价值。

  基于此,我们大家可以畅想:到2030年前,我国可能会在西南、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部署多个类似美国GBI的导弹防御阵地,每个阵地部署若干枚反导拦截导弹。

  以我国国土上和轨道上部署的导弹预警、跟踪系统为基础,具备有效防御小规模导弹袭击的能力。

  这与我国增强核威慑能力,更好利用战略威慑手段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

  至于经费问题,参考美国建立三个GBI反导拦截基地,据统计,在2007年前共花费300亿美元,而从2013-2017年,花费共计44.57亿美元,每年约8.9亿美元。

  同样的事情,中国干可能比美国要省很多钱,但我们这里就姑且算它我国要花同样的钱——那么看起来似乎对于中国军费开支的压力也不会增加太多,每年不到10亿美元,变成全球上除了美国外唯一拥有类似系统的国家(俄罗斯莫斯科反导防御系统并不具备中段拦截能力),对于在核威慑领域可打的“牌”不多的我国,其实还挺划算。(空军的空射洲际导弹也是这样一张“牌”)

  这样说,由于采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战略,我国在核威慑领域,可以主动“打出去”的牌非常有限,基本只有提升战略导弹部队战备等级等被动手段。

  相比之下,美国的“牌”就多得多,俄罗斯近年来努力开发“非常规”的战略武器系统,也还是为了提高自己“出牌”的能力。

  那么我国建立战略反导系统,这在危机时刻可以和空射洲际导弹一样,成为在我国以防御态势为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主动,给对手施加压力的一种选择。(毕竟“不首先使用”原则限制了我方“使用核武器对他国进行威胁”的选项)

  从这一点上来说,反导系统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是除了战略轰炸机外,支持其战略军种地位的第二条腿。

  我国国土防空系统方面,截止2020年的现在,还有少数几个营装备着古老的“红旗-2”导弹系统,这种导弹系统在现代防空作战环境下能发挥的作用已经相当有限了。

  而目前空军很多负责国土防空任务的部队都已经换装了红旗-12和红旗-22导弹,这两种导弹系统的技术性能与红旗-9、S-300PMU2或者S-400系统相比,并不突出。

  但是它们对于国土防空战备值班任务来说,却又必不可少——相比之下,美国因为本国所面临的防空威胁相对小,在本国国土上空基本没有部署严密的地空导弹防空系统,只有少数要害,如华盛顿部署了一些中程和短程防空导弹,中国的环境不允许我们这么干。

  由于面临严重的威胁,所以中国必须使用大量的防空导弹绵密部署,形成延绵不断的防空火力覆盖范围,来应对敌方可能无孔不入的空中攻击。

  所以,相对廉价的红旗-12和红旗-22导弹系统在21世纪的20年代,也仍然会继续存在,不过或许它们可能也会得到一些改进,诸如更换更先进的雷达指挥系统。这对于这两种仍然具备指令指导模式的导弹来说,提升是非常大的。

  而除此外,我军的红旗-9、红旗-9B,S-400等较为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仍然是防御我国空天安全的重要力量,它们在20年代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装备数量,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对抗隐身目标、高速目标的能力。

  这有赖于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尤其是我国的国土防空系统的进一步进步,例如,为了更好的提高抗击隐身目标的能力,在20年代我军的雷达兵部队应该会更多引入光电传感器,乃至单光子雷达这类目前尚处于研制阶段的新型装备。来提升我们对隐身目标的抗击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目前在海军055大型驱逐舰上的类似系统引入到空军雷达兵部队和地导部队当中。

  对高空高速目标的拦截方面,我国重视的要比美国更早一些,相比之下美国是直到今年来才开始提出研制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计划方案。而中国的第一种空天防御导弹已经具备了拦截高超飞机的能力。

  但是这种拦截窗口仍然是有限的,未来如何防御敌方的高超声速滑翔器也一样是我们的难题。

  不过就好像拥有歼-20对我军认清隐身飞机的优势有帮助一样,目前我国是最了解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的国家,在研制反制的相关武器时我们自然也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除了防高空高速,“低慢小”目标则是当代国土防空的另一个重要威胁。相应的武器装备、探测技术、乃至专门应对这种威胁的专门部队,都可能带来20年代我军空军的新变化。

  从目前来看,反击“低慢小”最有希望的是定向能武器,不管是用微波武器烧焦它上面的芯片,还是用激光直接烧穿外壳,在技术上都不是什么样的问题。由于现代定向能武器功率相对小,对付这类目标可能是它最合适的使用方向。

  所以未来可以设想,在空军负责的要地防空任务中,除了传统的“红旗-6”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外,还可能部署车载激光和微波武器系统,配合相应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光电传感器等适合搜索发现低慢小目标的探测系统,来实现对这类目标的拦截。

  这类系统不仅对“低慢小”目标有效,以我们目前可以预测的进步速度,在20年代结束前,它们有一定的概率会发展到不单单是足以对付四轴无人机之类的目标,而且可能发展到具备击落诸如滑翔炸弹、巡航导弹这类目标的能力。

  由此,这类武器将会在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未来我军空军负责的要地防空系统,可能也会慢慢的接近于现代舰艇防空系统,从几百公里开始一直到1公里以内,全程对抗,软硬结合。不过这也是在精确制导武器大发展前提下,不得已的办法。

上一篇:【48812】我国反弹道导弹阻拦体系建造负重致远

下一篇:【48812】“云作战”:带来空天作战新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