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责任

6枚导弹全部脱靶3辆俄军S400导弹车遭精确爆炸:我军应吸取教训

发布时间: 2024-05-29     信息来源: 社会责任

  2024年5月22日,一则关于乌军摧毁俄军S-400防空系统的消息在外网上疯传。

  据悉,事件发生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莫斯皮诺机场附近,乌军仅用一枚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就精准打击了俄军的S-400防空阵地,至少毁伤3辆导弹发射车和1部雷达。

  本文内信源来自(The Eurasian Times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自己的观点,细节有几率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自2007年首次亮相以来,这款被誉为史上最强的防空神器凭借其超群的性能迅速成为全世界热捧的明星武器。

  据俄罗斯制造商阿尔马兹-安泰公司介绍,S-400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由指挥中心、雷达探测系统、发射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

  作为一款全谱段防空系统,它能够拦截多种类型的空中目标,包括战略轰炸机、隐身战机、弹道导弹等,堪称防空领域的多面手。

  这款大长腿拥有惊人的400公里射程,不仅仅可以拦截远程来袭目标,甚至还具备反卫星能力。

  2018年,土耳其军方曾表示,S-400能够探测并跟踪距地面700公里高空的F-35战机。

  作为系统的千里眼,其配套的91N6雷达不仅探测距离远,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资料显示,91N6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能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引导12枚导弹对其中的36个目标进行拦截。

  此外,S-400还拥有92N6和96L6两种雷达,分别负责近程目标的捕捉和多目标跟踪任务,堪称防空体系的三大神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沙特等十余个国家引进或意向采购S-400系统。

  其中,作为最早尝鲜的客户,中国早在2014年就与俄方签署了S-400采购合同,并于次年开始首批交付。

  2018年10月,在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还首次展示了S-400的发射车,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2016年,印俄双方正式签署了价值54亿美元的S-400采购协议,但由于担心触怒美国,印度一度陷入是否退群的舆论漩涡,直到去年底,随着首批5个营的S-400运抵印度,这场持续数年的罗生门才终于尘埃落定。

  分析人士指出,S-400加入无疑将极大提升印军的防空能力,尤其是在应对巴基斯坦和中国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作为土耳其,虽然同为北约成员国,但依然不顾美国反对,执意采购S-400,甚至为此付出了被踢出F-35项目的代价。

  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地理政治学考量,土耳其急需加强防空力量,而S-400无疑是最佳选择。

  然而,当人们还在为S-400的明星效应倾倒之时,乌克兰战场上的一幕却泼了一盆冷水。

  视频显示,面对乌军导弹的突然袭击,俄军S-400虽然做出了反应,但由于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同时开火,导致多数拦截弹脱靶。

  此外,视野受限也使S-400防区内的乌军无人机得以成功逼近,无疑加剧了俄军指挥系统的混乱。

  对此,不少军事专家表示,现代战争已确定进入体系对抗时代,任何单一武器再先进,也难以对整个作战体系产生决定性影响。

  从技术层面看,S-400虽然拥有400公里的最大射程,但实际攻击距离往往取决于所使用弹种。

  而乌军使用的ATACMS弹道导弹,射程可达300公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最大射程内,S-400很可能来不及做出反应。

  此外,S-400虽然可与多种预警探测手段实现数据链接,构筑立体防空网,但在实战中往往受限于指挥协同水平。

  以此次战斗为例,俄军部署在该地区的各型雷达和电子侦察设备,很可能并未实现充分联动,影响了对乌军导弹的及时预警。

  更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现代战争智能化、无人化趋势的发展,无人机、巡航导弹等新型打击力量正悄然成为改变战局的新宠。

  从亚美尼亚到叙利亚,从利比亚到乌克兰,一个个鲜活的战例无不昭示着蜂群战术的威力。

  面对体量小、突防快、饱和攻击的无人机群,缺乏近程防御和复合拦截的S-400恐怕也难以幸免。

  这就要求未来防空作战必须加快向小型化、组网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多元手段遏制住日益凸显的非对称威胁。

  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内战,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都在改写战争规则。

  在信息化、体系化的未来战场,任何单兵种、单武器的“万能”都可能沦为笑话。

  尤其是随着S-400、铠甲-S1等明星装备频频中招,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威慑利器的实战表现。

  那么,在颜面尽失的S-400身上,我军能获得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呢?这恐怕是摆在每一位军事爱好者面前的必答题。

  从理论上讲,任何武器装备再先进,也只有经受住实战的考验,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

  以S-400为例,尽管其在叙利亚、利比亚等局部战事中已有应用,但那毕竟不是大规模的体系对抗。

  而在乌克兰这个大舞台上,S-400暴露的种种问题,恰恰凸显了实战环境下防空作战的复杂性。

  各类干扰、诱骗、欺骗手段层出不穷,对防空系统形成的冲击不亚于导弹的物理毁伤。

  此外,面对敌方的饱和攻击,防空系统还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目标,协调各型传感器、指挥所、发射阵地形成最佳火力配置,这是传统演习环境难以模拟的。

  因此,我军未来在组织防空演训时,一定要加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抗力度,以战斗力标准严格检验装备性能。

  比如,可借鉴美军红旗演习做法,在青藏高原、东海、南海等不同地域,设置大规模防空作战课题,对空中预警、雷达探测、指挥控制、导弹拦截等各环节进行体系化检验,查找薄弱环节。

  同时,还要广泛吸收实战部队参与,让官兵在实战化氛围中砥砺作战技能,而不能把演习当作装备展示的秀场。

  反观美军,之所以能对伊拉克、阿富汗实施手术式打击,靠的就是一整套从太空到网络、从陆基到舰载的全域作战体系。

  相比之下,俄军各军兵种在体系融合上还存在短板,特别是防空力量与陆军、电子战力量配合不够默契,难以形成整体战斗力。

  在此基础上,空军、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要逐步理顺体系指挥关系,按照全域作战模式编组力量,实现防空力量的一体化运用。

  比如,可在各战区组建联合防空作战中心,统筹本战区防空资源调配,构建天基预警、域外拦截、空中作战、陆基防御、电磁对抗一体化防空火力网,做到情报共享、指挥顺畅、火力凝聚,远中近程、高中低空防空力量协同作战,切实提升整体防空效能。

  反观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种种挫折,不少就是源于情报保障跟不上、态势感知不充分。

  相比之下,乌军得益于西方情报体系的支援,在战场透明度上占尽优势,及时有效地发现俄军薄弱环节予以重点突破。

  对我军防空力量而言,必须紧跟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潮流,在加强天眼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中央系统的智慧升级。

  比如,可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加强完善天基预警网络,实现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常态化监视。

  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情报信息处理和态势研判能力。

  此外,各军兵种还要加强情报共享,畅通战场信息流,做到全时域、全方位的立体态势感知。

  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掌控先机、精准决策,不断强化体系作战优势。

  在乌克兰战场上,TB-2无人机、开麦拉自杀式无人机的突出表现再次证明,无人作战慢慢的变成了未来战争的重要趋势。

  面对这种小型化、智能化、饱和化的打击方式,单纯依靠少数高价值资产显然难以应对。

  我军在发展远程防空利器的同时,更要重视近程防御和低空拦截力量的建设,完善反无人机作战体系。

  具体而言,一要加大反无人机雷达、光电侦察设备等装备研发和列装力度,构建覆盖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立体探测网。

  二要发展多种近程防空武器,包括高炮、小口径舰炮、激光武器等,形成硬杀伤和软杀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

  三要完善体系指挥和数据链路,强化反无人机情报信息的获取和共享,缩短发现到摧毁的时间链。

  只有在弥补短板、优化结构的同时,加快创新发展,我军防空力量才能应对未来战争挑战,实现由防大向防小、由防单向防群的转型跃升。

  透过S-400的得失,我们更应看到现代战争形态加速演进的趋势,看到体系建设、实战检验、全域作战在未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

  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把深化实战化军事训练作为战略任务,已成为应对一切安全威胁挑战的迫切要求。

上一篇:导弹之盾成长记(五):“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部署

下一篇:应对吃力就改名?美专家声称现代导弹分类模糊需改变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