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资动态

全新概念作战模式——弹群的智能化协同作战

发布时间: 2024-07-18     信息来源: 国资动态

  “分布式作战”是美军着眼未来强对抗环境而提出的新型作战理念,协同作战作为分布式作战中的一种形态,是基于网络赋能的思想。利用互联网体系,保持弹群中各导弹间彼此共享信息形成作战集群,具备协同编队、协同侦察、协同制导等网络化自主攻击能力,是网络中心战中作战理论的重要抓手。

  导弹作战具有射程远、精度高、作战使用灵活等特点,是现代战争执行精打要害、破击体系作战任务的首战武器。随着防御体系的完善和打击目标的战略后撤,导弹的作战打击任务呈现出大纵深、非结构化、强不确定性等特点。现役导弹的作战模式只能适应有限的不确定环境,并且作战OODA(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循环时间长,而未来作战将面临高强度对抗、有限信息支援、多任务需求的挑战,战场环境不确定性大幅度增加,这样一些问题都给导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高效实战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要提升导弹在复杂动态环境下进行态势感知和在线自主决策的能力,实现智能自主独立作战,降低依赖甚至不依赖大系统的保障,独立深入高威胁区域,自主感知威胁并实现智能对抗与突防,自主完成对目标的大范围探测、识别和精确打击。

  弹群的智能化协同作战,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导弹作战方式的转变,即由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且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技术深层次地融合,降低了导弹的保障需求,使其由适应确定性环境走向适应更大的不确定环境的深层次地融合,提升了导弹的实战能力。发展弹群协同作战的相关关键技术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提升导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取得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弹群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包括协同信息获取技术、协同网络通信技术、协同自主决策技术、协同自主制导技术、协同飞行控制技术。协同信息获取技术使得导弹群体信息的深层次融合成为可能,有效提升了信息的精确度,保证了导弹的作战效能;协同网络通信技术增加了网络容量,降低了节点对信道变化的敏感性,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增强了网络通信的距离;协同自主决策技术是实现弹群协同作战的关键,能大幅度提升弹群整体作战效率;协同自主制导技术保证了弹群协同作战高可靠任务执行;协同飞行控制技术能辅助弹群成员实现协同编队飞行,确保弹群编队飞行时的安全可靠性。

  《弹群协同与自主决策》一书作者程进研究员长期从事飞行器武器系统、制导控制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在飞行器建模与验模、飞行器控制等技术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罗世彬教授长期从事飞行器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飞行器总体设计、建模、控制与飞行验证等方面成果显著。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弹群协同作战中的工程问题和科学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对协同作战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研究弹群协同作战提供了研究依据。作者撰写这本书,仅供广大读者参考,希望引导更多的读者参与弹群协同作战的研究工作,推动协同作战技术迅猛发展。

  从弹群协同作战的背景入手,力求对弹群协同作战领域的相关研究基础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包括弹群协同作战的概念与需求、发展与特点、意义,并描述了弹群协同作战相关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对弹群协同作战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协同信息获取技术、协同网络通信技术、协同自主决策技术、协同自主制导技术、协同飞行控制技术;并通过仿真实例,加深读者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具备极其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本书的最后描述了弹群协同作战仿真平台,并设计了弹群协同作战协同仿真实验系统,从支撑系统单项及综合集成性能验证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入手,对仿真系统中的信息一致性问题、强实时性运行控制问题、面向数据链网络通信与定位的动态仿真与故障模拟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与本书前面内容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本书对弹群协同作战的具体描述力求结合实际应用,配有丰富的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便于读者快速掌握书中给出的理论方法,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从弹群协同作战的背景到弹群协同作战的仿线 章内容,完整地描述了弹群协同作战的相关理论技术。第1 章为概论,叙述弹群协同作战的背景与意义,并对协同作战的五种关键技术及应用现在的状况进行了综述。第2~6 章分别针对弹群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剖析。第7 章对弹群协同作战仿真平台做描述,并对弹群协同作战协同仿真试验系统来进行分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导弹自主编队协同制导控制技术》《协同飞行控制管理系统》《多无人飞行器协同航迹控制》《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理论与应用》等书中的部分内容,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感谢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李晓栋、李军、孙方德、曹承钰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上一篇:【48812】“天弓”-2的宿世此生

下一篇:【48812】射程290公里!印度向菲律宾交给第一批“布拉莫斯”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