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的进阶之路丨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去年12月,土耳其国防工业部门向军方交付了一套国产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土耳其称该系统具备连续发射、多重交战和远程防空能力,可以在复杂天气特征情况下工作,并通过陆地、空中和海上等途径进行运输部署。
无独有偶。去年11月,在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伊朗展示了“迈赫兰”移动防空系统。这是一种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集成可收放的相控阵火控雷达,能够携带4枚导弹,射程可达320千米。
这两则新闻让军迷再度关注到防空导弹这款装备上。可以说,不仅是美、俄大国,一些新兴国家同样格外的重视防空导弹发展,并将其作为体系作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早期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制导方式单一、机动性差,只能应对单个低速空中目标,到多种制导技术和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加持,机动性、低空飞行能力和制导精度大幅度的提高,防空导弹经历多次迭代升级。随着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诞生,防空导弹实力大幅度的提高,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具有比较强的抗干扰的能力。进入新世纪,新一代防空导弹在垂直发射、动能杀伤、精确制导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具备远中近衔接、高低空相结合的拦截能力,守护空天安全的屏障作用更为凸显。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问世及应用,防空导弹的作战实力持续提升。那么,在空袭和反空袭的“矛”与“盾”交锋中,防空导弹是如何编织空天防护网的?又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突破?未来发展路向何方?本期,我们一探究竟。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一条战场法则亘古不变:战场制胜的前提不仅需要锋利的“矛”,还有坚固的“盾”。
从战机投入战争的那一刻起,防空就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话题。早期的战机飞行高度、速度有限,防空主角是高射机枪和高炮。随着战机性能提升,防空导弹开始崭露头角。
防空导弹主要对付各型来袭飞机、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等目标。与高炮相比,它的射程远、命中率高。与截击机相比,它的反应速度快、威力大,受目标速度和高度的限制较小,可在高中低空及远中近程构成一道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二战后期,为了应对盟军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德国研制出“龙胆草”“莱茵女儿”“瀑布”等防空导弹,但均未来得及投入实战。二战后,美、苏加入防空导弹研发行列,第一代防空导弹诞生,可用于拦截高空、高速突防的战略侦察机和轰炸机,代表型号有美国的“奈基”、苏联的萨姆-1和萨姆-2等。这一时期,在高空战场上,“矛”与“盾”的抗衡较量,以“盾”的胜利给出阶段性结果,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黯然退场。
20世纪60年代,在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威胁下,战机开始实施低空突防战术。针对低空高速战略轰炸机的作战特点,军工科研人员找到应对之策——脉冲多普勒雷达被大范围的应用于预警、制导、武器火控等设备,通过发射波与回波之间的频率差,可有效捕捉到高速移动目标,削弱“矛”的优势。第二代防空导弹强调了防空火力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导弹推力、系统自动化、整体小型化和电子对抗能力等方面水平显著提升,代表型号有美国“霍克”、英国“山猫”等。
“矛”的一直在变化,带动“盾”的迭代升级。20多年后,战场发生新变化,来袭目标在干扰机掩护下能够直接进行多波次、全高度地饱和攻击,作战区域覆盖高空、中空、低空和超低空。为了适应新变化,第三代防空导弹采用相控阵雷达、复合制导和垂直发射技术,具备全空域、多目标拦截能力,主要代表有俄罗斯的S-300和美国的爱国者-2等。
进入21世纪,空中角逐更激烈。此时,空袭目标以体系作战方式出现,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包括战术弹道导弹、隐身战机和无人机等多种新装备加入战场。“矛”与“盾”的较量再度升级,在这样的形势下,第四代防空导弹增大射程,提高制导精度、远程作战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具备反隐身及防空反导一体化能力,可以对大气层外目标实施拦截。这一阶段的代表型号有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S-500和以色列的箭-3等。
战场上没有无坚不摧的“矛”,也没有攻克不了的“盾”,关键看谁洞悉在前、变化在先。要想铸造可靠的防空“盾牌”,就得在“矛”与“盾”的抗衡较量中不断突围进阶,才能赢得战场先机。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在侦察与打击一体化目标威胁面前,传统防空导弹的个体防护,已经没办法应对雷霆万钧的体系攻势。
早期,防空导弹能够有效命中单一空中目标。各军事强国认识到,在单一武器装备很难突防的情况下,若将不同性能、不同功能、不同作战效果的武器装备和平台,用统一的指控系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作战体系,既易于突防也会提升空袭效果。因此,各国形成了以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导弹、空中格斗战机和轰炸机为主力的高效空袭体系,能轻松实现对目标空域的饱和袭击。显然,再精良的防空导弹也对付不了多批次、多层次和分空域的群目标空袭,这让防空导弹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面对复杂多样的战场威胁,传统、单一的动能拦截手段优势不再,只有统筹作战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一体化防空反导,才可能正真的保证“盾”的能力走在“矛”的前面。防空导弹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攥指成拳——在一网联动、体系制胜的作战理念牵引下,防空导弹朝着防空导弹系统升级转变,成系统的防空导弹可以构建无缝衔接的火力网,打出远中近防御的“组合拳”,让作战效能成倍提升。
防空导弹系统的突出特点是依托整个作战团队,一般由搜索与制导雷达系统、发射系统、指挥控制管理系统、防空导弹和各类保障设备构成,通过多武器平台、多目标通道、多系统组网的方式实现体系对抗。防空导弹系统抗击空中目标时,只要雷达系统发现目标,就会把目标数据分发至各作战单元,由指挥控制管理系统反向指挥各单元进行破袭。
一个系统多种武器,一种武器多个通道,一个火力点同时打击多个目标。经历升级后,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系统能在较大空域内分别引导数枚导弹对付多个目标。
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防空力量从单一导弹到武器系统,已经逐步超出初始功能范畴,具备侦察预警、搜索指示、目标识别跟踪、导弹发射、制导控制和杀伤摧毁等综合功能,实现从精通“独门绝技”到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华丽转身。
作战需求牵引武器装备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防空力量已成为各国取得军事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近年来,防空导弹系统发展呈现出新亮点:
一体化趋势明显。空天一体化进攻正逐步成为空袭常态,防空反导一体化是应对空天进攻体系的有效途径。下一代中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必然会向防空反导一体化方向发展,采取类似俄罗斯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一体化目标分配与指示、多武器协同作战手段,加强防空反导一体化顶层设计,实现传感器和拦截弹的“随机组网、即插即用”,能够拦截空气动力类目标、战术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等。
系列化程度提升。防空导弹系统研发风险高、投入大、技术复杂,各国往往采取弹族化、系列化的发展途径。美国雷神公司研制的最新型“爱国者”导弹系统,具备中远程防空能力,通过弹上设备升级和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提升对复杂高难度目标的拦截能力。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生产的S-400、S-500,包括在研的S-550,都是在S-30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系列化的最大好处是发展迅速、换代快、兼容性好,就像计算机中的系列化产品,新一代产品还可以兼容旧产品。此外,产品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均有所提高。
跨域化特点突出。空中作战呈现出立体多样的全方位打击态势。当前,防空反导防御目标已由传统战机、弹道导弹拓展到无人机、巡航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等。新的目标威胁具备远程火力打击、网电攻击、天基信息支援等特殊能力,作战空间大幅拓展,防空反导的跨域化特点更为突出。因此,信息化时代的防空力量,一定要具有在空、天、网、电等多域空间,遂行一体化作战任务能力。
多任务能力增强。随着高性能处理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微小型等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战场,反隐身、反高超声速、反低慢小目标等技术将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防空导弹系统技战术性能将全面升级,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抗干扰、抗欺骗、高毁伤能力将逐步提升。比如,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的S-500根据防空反导、反高超声速等任务需要兼容多型雷达和导弹。未来,防空导弹系统同时防御各类目标的多任务能力将会显著增强。
当前,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以AI、无人系统等技术主导的新形态演变,作战样式不停地改进革新,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进程。相信这些新技术诞生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会给防空导弹进阶发展带来更多挑战与机遇。
扫描上方“中国军号”二维码,观看军工科普融媒体视频。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将结合您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持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看军事,上军号,我们在“中国军号”等你。融合策划:曾璇、贾丙乾 主播:楚亚楠 视频合成:贾丙乾、薛英杰
2月9日除夕夜,以“成都街头走一走,天府画卷迎新年”为主题的成都市除夕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礼仪广场举行。
现代人工作繁忙,轻易造成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到了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贴春联是我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源于桃符。古人认为,在门上挂桃木制成的神符可以辟邪。我国较早的春联出现在宋朝。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除夕,命学士幸寅逊在寝宫门上的桃符撰词。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给物体加热似乎比使其变冷快得多。例如,当我们将食物放进微波炉,几分钟就能加热到100℃甚至更高;如果想让食物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强链补链。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真正要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月2日至4日,湖北、湖南等地突降冻雨,受恶劣天气影响,多趟列车晚点甚至停运。由于正值春运,大量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科普专家这样认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气象局7日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气候对各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
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气压、土壤温湿度及土壤肥力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感知获得的作物长势信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至7日,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或雨夹雪,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上述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摄氏度左右。
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和审结量分别同比增加35.84%、28.80%,均创近5年新高。
为应对雨雪雾天,济青中线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安装上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等。
小手机,大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设施,而是集电脑、电视、钥匙、钱包、相机、手表、游戏机、遥控器、计算器、手电筒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必需品。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明产生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国家药监局5日发布的《2023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局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61个,数量再创新高,比2022年增加6个。
春节前夕,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学子们“吃”上了科普“百家宴”,近距离体验了一系列精彩科普活动。